信息综合症
<section id="nice" style="font-size: 16px; p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line-height: 1.6; letter-spacing: 0px; word-break: break-word; overflow-wrap: break-word; font-family: Optima-Regular, Optima, PingFangSC-light, PingFangTC-light, "PingFang SC", Cambria, Cochin, Georgia, Times, "Times New Roman", serif;"><h2 style="margin-top: 30px; margin-bottom: 15px; font-weight: bold; border-bottom: 2px solid rgb(239, 112, 96); font-size: 1.3em;"><span style="display: none;"></span><span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rgb(239, 112, 96); color: rgb(255, 255, 255); padding: 3px 10px 1px; border-top-right-radius: 3px; border-top-left-radius: 3px; margin-right: 3px;">信息综合症</span><span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 vertical-align: bottom; border-bottom: 36px solid #efebe9; border-right: 20px solid transparent;"> </span></h2>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临床的医生们注意到,近年来,许多25岁到40岁拥有高学历的成年人会突发一种奇怪的疾病: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但他们会间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或痛经等妇科疾病,发病间隔不一定,起病时间也不一定。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身心障碍,名字是:信息综合症。信息综合症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时代。</p>
<blockquote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right: none; border-bottom: none; border-image: initial; font-size: 0.9em; overflow: auto; border-left-width: 3px; color: rgb(106, 115, 125); padding-top: 10px; padding-bottom: 10px; padding-left: 20px; margin-bottom: 20px; margin-top: 20px; border-left-color: rgb(239, 112, 96); background: rgb(255, 249, 249);">
<p style="font-size: 16px; 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color: black; line-height: 26px;">世界上每年出版新书60万余种,新增期刊近万种,每年发表的科技文献有500万篇之多.加上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电脑的应用,现代知识信息传递速度之快,更换之勤,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如果对现代信息的接受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就容易造成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的紊乱,平衡失调,发生信息综合征,影响正常思维,产生心理不适应现象,或压力过大使精神负担加重,造成心理障碍。从理论上来说,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是异常惊人的,在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大脑可接收一千个信息单元。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达一千多万册,人的大脑可容纳记忆这一藏书量信息的70倍。但是有些人不善于科学用脑,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缺乏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造成心理不适应现象,引起生理改变而生病。</p>
</blockquote>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所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科学地训练自己的大脑,学会吸收知识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将众多信息予以分类归纳,去伪存真,分析研究,使之条理化,这样就可避免信息饱胀感和互相干扰感。同时,还应学会合理安排好时间,有劳有逸,有张有驰,休息时要放松,这样既有利于记忆,又可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加强饮食营养,保证睡眠,坚持体育锻炼,都有助于防止现代信息综合征的发生。专家认为,引起“信息综合症”的病因是由于长期大量被动吸收信息。当今是信息爆炸时代,但人们的思维模式还没有调整到可接受过量信息的阶段,若接受的信息超过其自身所能接受的极限,加上没有合理地安排好作息时间,适当地给自己放松,经常加班、熬夜,人为地引起自我紧张和压迫感,极易诱发“信息综合症”。</p>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专家忠告:每天接触媒体的信息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三种;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忌烟酒。做好上述几点,“信息综合症”将与你无缘。在信息全球化的新时代,人类对信息的处理是人类一切组织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前提。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中说:“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做出最终抉择的时期———人类既有可能取得空前的成就,也有可能陷入最终的灾难。然而,将要发生的究竟是哪一种情况,却有赖于另外一种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人的理解力和行动。”人类对庞大信息的反应将与人类未来息息相关,而当前许多人陷入了时代的困惑中,“信息综合症”已成为那种“可能的最终灾难”的前奏。最近,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全球每一亿网民中就有至少57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综合症”(即“信息综合症”中一种主要因网络而产生的一种人的生理或心理的不良反应)。</p>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另外,不久前,对日本筑波科学城1000名科技人员的综合调查显示,有4712%的人处于心神不宁,精神紧张的状态中,甚至有不少人感到异常的压抑和绝望,随时都会产生悲观厌世的自杀念头,即患有“信息综合症”。而同期的统计证明,1970年在美国《幸福》杂志上排名为“500家最大企业”的公司,到80年代,由于信息时代的逐步迈进,其中的1/3已经销声匿迹。如此种种现象的数据都告诉人们,“信息综合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病态,若不及时作适当处理,将引发人类社会一次空前的灾难。透过“信息综合症”的种种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信息综合症”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人们对信息的管理与信息“爆炸”没有同步发展,大量信息处于杂乱无章的无政府状态,形成巨大的信息污染,从而成为时代危机的根源。自从90年代初美国首次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以来,与信息相关的各个行业便迅猛发展,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代表的因特网现已拥有近4亿的用户了。而更有一项统计表明,如今,全世界每年出版新书60余万种,新增期刊近万种,发表科技文献500多万篇。同时,磁带、光盘、图片等其它各种类型信息也汹涌澎湃地发展起来。大量的信息不断地冲击现代社会,而人类对这些信息没能作出足够的适当反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信息管理和法律体系的缺陷进行犯罪的案件令人惊心。例如最早的计算机病毒出现在80年代,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计算机病毒已有4000多种,而到2000年左右相应的法律才起步。而知识产权、盗版、学术“模仿”等问题到现在人们仍因法律或管理的漏洞常常头痛不已。</p>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所以现在大量信息一方面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便捷,一方面也让人类在信息的海洋中无所适从,甚至于病态。人对信息的接受、处理能力有限,一定时期内输入的信息量必然受到一定限制。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虽然是异常惊人,在1/10秒的时间里,大脑可接受1000个信息单元,可如果这些信息不经大脑分析处理,而只是“填鸭式”的在脑内积累,时间一长,就必定影响正常思维,诱发“信息综合症”。国外专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愿意接受实验的人每天看到万张不同的照片,结果没过几天,这些受试者便患上了偏头痛。信息综合症在心理门诊中经常会发现一些25岁到40岁拥有高学历、置身高新技术行业的白领人士,尤其是那些常与高流量信息打交道的正常成年人会突发一种奇怪的疾病: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发病间隔、起病时间都不一定,但他们会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心理专家们认定这是一种身心障碍,是信息过度吸纳导致的紊乱体征。但因其不能独立为疾病病种,所以暂时称之为“信息焦虑综合症”。过量吸收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编辑、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情报人员、监听人员、间谍、声呐员等都是该综合症的高发人群。</p>
<ul style="margin-top: 8px; margin-bottom: 8px; padding-left: 25px;">
<li><section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 1, 1);"><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black;">1.信息“消化不良”这是由于每天或一段时间内接触过多的信息,导致大脑政党思维被打乱。许多人在尚未理解这些信息之时,便“糊涂”地一古脑儿记入大脑,因而形成一种糊涂的概念,长期这样,就会出现头痛头昏、头皮发胀、眼花、易怒、胸闷、心律不齐或心跳加快。此时,患者的思维混乱,分析、判断能力降低。</p>
</section></li><li><section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 1, 1);"><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black;">2.信息干扰由于新信息过多,会给人的大脑带来过重的负担。部分科技工作者的大脑中,可能同时贮存着大量同类信息,而且各有不尽相同之处,又新旧兼而有之。如果对于各种信息接触过多,又不善于分析和处理,人会变得思绪混乱,从而出现言语吞吞吐吐、行动犹豫不决、判断力下降。同时,还会有心慌、易怒、冷漠、多疑等。</p>
</section></li><li><section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 1, 1);"><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black;">3.信息恐惧由于知识的更新过快,人们不得不一面利用学到的知识去工作,一面拼命学习新的知识。有些人会因此而顾虑重重,感到负担过重或担心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因而出现惶恐不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甚至会消极地躲避学习。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信息症的发生,主要是大脑皮层活动的抑制性的应,是由于大脑对过多信息输入的一种承受力和适应性降低的表现。防治信息症主要应从分析归纳信息、调节大脑和、驰活动的角度出发。</p>
</section></li></ul>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一方面充分理解和消化新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归纳与分类一加以记忆;</p>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另一方面,要注意紧张与松弛的交替,不要使大脑过于疲劳。这样,对于防止及改善信息症有很大的帮助。典型症状就是每天不通过网络摄取大量信息,就觉得这一天有些事情没有做而产生焦虑。对于屏幕的阅读产生心理快感,接近于病态的满足。每天有书写的欲望,近于痴狂。</p>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每天除去工作,在电脑前要占用绝大多数时间,事实上,工作也是面对电脑的。由于屏幕阅读的关系,注意力开始下降,对于较长内容和较为复杂关系的事务分析开始产生迟钝,不能对于工作产生持久的关注。典型的表现就是工作一段时间会突然转移焦点,而去接收邮件或查看RSS更新列表。信息综合症是现代病的一种,又被称为信息污染症。由于最早出现在日本的科技城筑波,又被称为“筑波病”,起先是日本人的专利,后来发现,全世界都有,现在中国也遍地都是。这不,在中小学生中就发生了。大考临近,复习紧张,题海战术,上课填鸭式地满堂灌,考辅材料堆积如山,也会搞得同学们惶惶不安,身心疲惫,精神恍惚,厌学畏考,后果可想而知。外国专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让一个人每天看几万张不同的照片,过不了几天,这个人便会患上偏头痛、心脏病,女性还会引起月经失调。究其原因,就是信息“污染”的结果,是人脑对信息缺乏适应和承受能力的表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出现一种新的症候群———信息综合症。比如,有些中老年人面对信息更新过快,总觉得跟不上时代步伐,与年轻的一代无法沟通,于是心神不安,大脑处理信息更加迟钝,同时伴有身体不适的症状,甚至产生消极情绪。还有些青少年感到自己总有学不完的东西,突然感觉什么也学不进去。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受信息、记忆力是异常惊人的,在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大脑可接受1000个信息单元,具有巨大的处理信息的潜在能力。有些人不善于分析处理信息,以致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后,大脑来不及消化吸收,受烦杂信息干扰,人便会产生心理不适应现象,造成生理或病理改变。外界信息的输入,需要大脑高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判断,即“信息消化”。</p>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如果大量的信息输入大脑而来不及分解消化,超过了机体的承受力,就会发生“信息消化不良”,造成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使信息利用者出现头昏脑胀、心悸恍惚、胸闷气短、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还会使思维及判断能力下降,消化功能紊乱,并可殃及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率不齐,更为严重者可导致紧张性休克等疾病的发生。这些由信息污染引起的症候群,被称之为“信息综合症”。“信息综合症”一般多高发于信息发达地区,但信息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同样也有,有时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人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往往不及发达地区的人,故更容易发病。病例一:王小姐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工作,任职为一家网站的编辑。她的任务就是每天浏览国内外各种传媒上的行业信息,从中作出选择,然后将其摘录到自己的网站上。近日她得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毛病,每到晚上总会觉得头痛,有呕吐感。有医生认为,王小姐的症状即是典型的“信息污染综合症”,原因是由于她每天接触了大量信息,信息在脑中不能及时处理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是异常惊人的,在1/10秒的时间里,大脑可接受1000个信息单元。由于有些人不善于分析处理信息,以至于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后,大脑受繁杂的信息干扰,就会产生生理病理改变,使患者出现头昏、脑胀、心情恍惚、胸闷气短、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等临床表现,严重的可导致紧张性休克,女性还可能由此出现月经不调等症状。</p>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有业内人士说,年轻人的工作压力有增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信息综合症”已几乎成为高新行业中年轻人的一种通病。专业人士告诫市民,要预防“信息病”,一天内最好不要大量接触三种以上的信息源,信息采集从业人员则在工作一定时间后,最好都有一个调整休假的机会。病例二:一位在广告公司做信息员的赵先生最近给本报来信,述说他的病情,据赵先生讲,他近一段时间经常感到恶心、头疼,白天没有精神,晚上失眠,去医院看过几次,做了不少检查,却没有查出任何疾病。根据赵先生提供的病情,记者咨询了几位专家,其中心理专家讲,有赵先生这种症状的患者,心理门诊近几年来常遇到,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身心障碍,是高度信息化时代出现的综合征。专家讲,患者年龄一般在25~40岁,他们大都拥有高学历,从职业上看,记者、信息员、网络管理员等占大多数。信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身体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但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精神疲惫等症状。据专家分析,信息综合征是长期大量被动吸收过量信息造成的。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可是人类的思维模式却还没有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人们接受的信息已远远超过了所能接受信息的极限。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如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以及在图书馆里或网上查阅资料,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自我强迫和紧张,产生焦虑症状。</p>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那么,信息综合征会不会发展成精神疾病?如何防治呢?专家讲,出现信息综合征的症状一般不会转成精神疾病,只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就可有效地缓解症状。具体做法是,每天接触的信息媒体不得超过三种,保证九小时睡眠时间,大量饮水,减少娱乐时间,禁烟酒。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体系,加强对各类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的管理。全球信息化是一个不可扭转的历史潮流,人类必须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唯有科学的管理才能让这些信息成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而不成为人类文明的毁灭危机。如今净资产已达70多亿人民币的东方集团在1990年底其实还只拥有净资产2270万元。只是1991年,东方集团总裁张宏伟洞悉了信息时代的特点,于是进行了彻底的股份改造,同时也彻底的改变了企业管理的方式,建立完备的法制体系,制定详明的法律法规,约束、序化信息市场。勿庸置疑,任何一个市场都应该有相应的市场律法,让进入市场的人们有所适从。如果信息市场没有律法,人们将因失去赖以行事的规则而茫然不知所从,最终必然导致病态。这就如同在没有交通秩序的城市,汽车可以任行,车祸必然成灾一样。当前利用种种信息时代的智能手段传播有害数据、从事商业犯罪或非法活动、侵犯个人隐私等事件在全球造成的损失已达到15亿美元(“美国公司建立电脑犯罪对策实验室”),病态已然出现,若再不用法律加以惩制和约束,人类离灾难就不远了。注重培养和提高全社会,包括个人、企业等各个层面人士的信息处理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里,理智的现代人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科学的信息处理方法,有效的筛选、分析信息,提高自身抵制信息污染的能力;</p>
<blockquote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right: none; border-bottom: none; border-image: initial; font-size: 0.9em; overflow: auto; border-left-width: 3px; color: rgb(106, 115, 125); padding-top: 10px; padding-bottom: 10px; padding-left: 20px; margin-bottom: 20px; margin-top: 20px; border-left-color: rgb(239, 112, 96); background: rgb(255, 249, 249);">
<p style="font-size: 16px; 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color: black; line-height: 26px;">一方面要学会科学用脑,注意劳逸结合,并适当地进行“信息节食”;另外,也要加强体质锻炼、保持心理健康,提高自身免疫力,而最终使自己不仅成为信息的使用者,更是信息的建设者和真正的主人。建立健全科学、和谐的信息使用环境和方式,提高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承载和心理调节能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年运用目标管理等科学的信息管理方法,极大地优化了信息使用条件,使得SCI、EI、ISTP等检索工具的利用逐年增加。学校科研也因此突飞猛进,仅博士生1999~2000年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数量就由1998~1999年人均的5.71篇上升到6.72篇。事实胜于雄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成功让一些想逃脱责任的单位和企业无言以对。同时,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良好的信息使用环境和方式对提高信息使用率,预防和治疗信息综合症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信息综合症是全人类都关注的大事件,若一个国家能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那无疑是在信息时代首先领先了一步。处于学生时代的青少年如何避免信息综合症,要注意以下几方面:</p>
</blockquote>
<ul style="margin-top: 8px; margin-bottom: 8px; padding-left: 25px;">
<li><section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 1, 1);"><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black;">一、分清主次计算机和网络只是一种工具,是为你服务的,你的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学校中的东西。网络做为工具,可以帮助你寻找辅助学习的方法和对学习有用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学校学习内容的补充让你的知识面增大。但是它的辅助位置是不可改变的,你不要让网络带着你跑,要学会驾驭网络。</p>
</section></li><li><section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 1, 1);"><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black;">二、忽略不重要的刺激浏览网络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电脑软件,只学习对自己现在有用的。</p>
</section></li><li><section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 1, 1);"><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black;">三、上网要有目的每次上网都有一定的目的,就不会浪费时间和迷失于信息海洋中,为了了解网校的情况,就不要看软件。</p>
</section></li></ul>
<p style="padding-top: 8px; padding-bottom: 8p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26px;">为了查找动物的图片,就不要去看娱乐的消息。有些人每天翻阅大量的信息,如网络、电视、报纸、广播都在信息收集的范围内,但仍担心自己漏掉了什么信息,每天一有空就无目的地上网寻觅,始终处在焦虑状态之中。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强迫和紧张所造成的心理疾病。信息焦虑综合症患者虽然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但会出现突然的恶心、呕吐以及情绪急躁不安、精神疲惫等症状,它还会使人心理上出现失落感,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知识的更新使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信息是人们生活的主要部分。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大量的信息事先未经系统化、条理化的处理,便盲目地灌输到人的大脑中,会给神经系统带来很大危害。预防信息综合症的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大量的信息,要学会取舍信息,善于分析各种信息,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要有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要乐于与人交流,话题要广泛,不要只关心网络信息。面对计算机、通讯卫星和声像技术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时代,都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大脑皮层信息输入输出失衡、心理不适应的现象。因此,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污染问题将成为今后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了预防“信息综合症”,人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p>
<ul style="margin-top: 8px; margin-bottom: 8px; padding-left: 25px;">
<li><section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 1, 1);">第一,要提高自己识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尽可能地使纷纭烦杂的信息条理化、程序化、趣味化,以利于信息的消化吸收。</section></li><li><section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 1, 1);">第二,要加强饮食营养,生活有张有弛,让大脑得到休整,保持旺盛的精力。</section></li><li><section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 1, 1);">第三,适度的体育锻炼能改善脑部血流量,并可使疲劳的神经细胞得以充分休息。</section></li><li><section style="margin-top: 5px; margin-bottom: 5px; line-height: 26px; color: rgb(1, 1, 1);">第四,保证规律和充足的睡眠,使生物钟正常运转。</section></li></ul>
</section>
收藏(2454)
分享
相关标签: